《地理调查方法》-课程大纲

 发布时间:2018-11-02

《人文地理与城市认知实践》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00808005

课程学分:1

课程总学时:1

适用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本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校外实践课程之一,是实现规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2.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历史,了解古今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认识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内在规律;通过实地考察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城市及优秀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分析这些实例,为学生从事规划设计的相关工作储备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

3.本课程与城市规划原理等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实为上述专业理论课程的进一步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

1.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树立新世纪新型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及特色化的原则,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优化结构形成特色。

2.课程设置依据:规划设计专业的从业者首先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同时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有利于在实践项目中更好的体现地方民族文化内涵等。据此,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园林发展历史及经典景观案例的理解与分析技能的教学目的为主,用一系列实地考察结合理论研究分析的方式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最后,通过专业案例分析点评等调研报告的形式,使学生在具备动手能力的同时,兼具丰富的专业文化内涵,并使之成为内外兼修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课程内容结构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城市发展个案、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优秀实例等各种类型规划设计内容及表现形式等进行分析和学习。学分分配与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综合成绩评定的评判方式(课堂表现、出勤率占总成绩的10%,户外实习及课外作业占30%,实践调研报告占60%)。此外,教学讲授的过程应当结合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并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材料,如电子教案、规划设计实例、练习用个案等。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本源是来自于人文地理的基础理论,而结合现代社会的特殊情况,发展起来的新的现代的规划设计良莠不齐,但其中优秀的个案都十分突出值得本专业学生去学习和借鉴。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学生能进行各种不同场地的已经建成的城市规划和规划设计项目进行专业的评价与分析研究,掌握这些优秀的规划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等。

(三)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素养,培养学生对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地域文化场所中不同类型规划设计项目的实际处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为课程大纲主要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授课形式和学时安排等如下:

第一章 中国城市发展认知实践

【学习任务】

掌握并理解中国城市发展的典型特点及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地域文化

第二节城市基本结构

第三节城市规划概况

【学习要求】

掌握各个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特点和规划特点。

第二章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经典案例认知实践

【学习任务】

掌握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基本规范及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常见规划类型

第二节特定类型规划设计赏析

【学习要求】

掌握现代规划设计的功能、特点及表达方式

第三章现代规划设计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认知实践

【学习任务】

掌握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与传统规划的异同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与传统有联系的现代城市

第三节完全与传统无关的现代城市

第三节 现代规划设计对传统的扬弃

【学习要求】

掌握现代规划设计的如何从传统中吸取精华

学时安排及授课形式等

授课形式

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

讲授

讨论

习题

实习

设计

实训

其它

中国城市发展认知实践

  

  

  

10

  

  

  

10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经典案例认知实践

  

  

  

14

  

  

  

14

现代规划设计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认知实践

  

  

  

  

  

4

  

4

总学时

  

  

  

  

  

  

  

28

(二)教学设计

一、实训内容:长三角典型城市发展认知实训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长三角典型城市为例,掌握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地域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中国城市发展的表现形式及其地域内涵

难 点:通过典型城市的参观,理解城市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实训内容:长三角典型城市规划建设认知实践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及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设计基本规范

难 点:地域文化内涵等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实训内容:城市特定发展单元的发展及规划认知实践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选取长三角城市中典型的发展主体,如特色小镇、水乡古镇、新农村、跨界城镇、产业园区等,通过现场参观、访谈及对比分析,理解不同发展空间的发展特征和规律,了解其与城市整体发展的融合进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特定发展单元的发展特征和规律

难 点:不同发展单元在城市整体发展中的融合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采用实践为主理论补充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设计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具备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专业认知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都突出表现在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认知及实践能力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例如从实践经验中,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更为突出,因此针对于学生基础技能薄弱的问题,建议增加一些基本专业赏析类理论课程。

(二)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为专业考察,本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课程可通过试卷的完成率来进行判分,需要对学生个体的调研报告进行优劣评判,这种评判过程很容易受评判主体的主观意识及个人喜好而略显不客观。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更应通过多元评价方法的方式来体现公平与客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阶段行成果取得的评价、最终成果的完成评价等需分开进行。且评价过程中,可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具体而言,学生自己给自己评判一个分数等级,学生之间互相打分,然后老师打分,最后综合所有得分为最终成绩。

(三)教材选编

本课程涉及面广,所需要依托的教材应当是知识面广而全的优秀专业书籍,不能偏向于某个类型的专题专著。但各任课老师依然可以在依循课程纲要的原则下,可自主的编写教材讲义等。这样的教材讲义更能适应本校学生的需要和能力等。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专业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和有关人员应依据本课程大纲,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具体如,文本资源——如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信息技术资源——如网络、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盘等;社会教育资源——如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城市规划馆,电视广播等;环境与工具——如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城市建设项目信息,用于操作的建筑模型等;生成性资源——如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实录等。

五、其它说明

鉴于本课程的特殊性,它虽然是一门核心的专业技能实践课,但考试方式不同于数理化等其它传统学科,其考试形式只能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查,现行的教考分离并不适合本课程的考试考查。

  

  

编写者(课程负责人):马国强


年月日